青海新聞網(wǎng)·大美青?蛻舳擞 5月10日凌晨3時,聽到丈夫李振山咳嗽了一聲,陳永紅一下子就醒了。翻身起床,來不及添衣,她趕緊查看丈夫的情況。
看到丈夫沒有異常,陳永紅才放下心。她又熟練地為丈夫換上新的尿片。除了換尿片,陳永紅還要幫丈夫翻身和拍背。
這樣的場景已經(jīng)重復(fù)了多年。因為休息不好,71歲的她面容憔悴,比同齡人更顯得蒼老。“人在,家在,才溫暖完整。”16年來,她用平凡書寫了“執(zhí)子之手,與子偕老”的動人故事。
突遭變故
1976年,經(jīng)人介紹,陳永紅與李振山結(jié)婚。兩年后,兒子出生,他們的小日子過得幸福美滿。
幸福的時光過得很快,2008年,59歲的李振山快要退休了。那時,李振山開始忘記重要的時間、地點和事情。他總是不知道自己在哪里,又為何在那里。
怪事越來越多,陳永紅和兒子便帶著李振山去各大醫(yī)院看病。
“當年對早老性癡呆癥的認知還沒有像現(xiàn)在這樣普及,我們?nèi)タ戳松窠?jīng)科、腦科、精神科,醫(yī)生有說精神障礙的,也有說心理障礙的。幾經(jīng)周折,最終被確定為早老性癡呆癥。”陳永紅說。
早老性癡呆癥是老年性癡呆癥的一種,對于這個疾病,沒有特效藥。陳永紅說,醫(yī)生告訴她,這種疾病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,希望家人好好照護。
陳永紅驚住了,她想不明白,一直從事教育工作的丈夫怎么會得這種病。
醫(yī)生告訴她:“這個病就跟衰老一樣,誰都有可能得。”無奈,陳永紅將老伴帶回家。李振山漸漸不會自己系鞋帶、拉拉鏈,甚至連上廁所也沒法獨立完成。對于老年性癡呆癥患者的家屬來說,都會經(jīng)歷一些焦灼的、無助的、絕望的瞬間。陳永紅有過無數(shù)次類似的時刻:老伴走失、老伴情緒不穩(wěn)定等。
有一次,陳永紅帶著老伴出去鍛煉身體,回家途中公交車上乘客非常多,一不留神,她發(fā)現(xiàn)老伴不見了,她立即下車四處尋找。路上,她看見路人就挨個問,邊走邊問走了一站路,終于在馬路邊找到了李振山。
原來,李振山提前一站下了車。在李振山的意識中,坐這趟公交車可以到達所住小區(qū),但具體在哪站下車,他已經(jīng)記不清了。
自那以后,陳永紅去哪兒都牽著老伴的手。
患病至今,李振山有多次離家出走的經(jīng)歷,每次都讓家人疲憊不堪。事后回想,陳永紅頗感辛酸:“我了解到患這個病的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,剛開始家屬心理上會有些不適應(yīng),但慢慢地習慣,心態(tài)就會變好一些。”
精心呵護
生活一直在繼續(xù)。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外出,陳永紅都不敢讓李振山離開自己的視線,因為危險隨時可能會發(fā)生:怕他走失,也怕他在家中發(fā)脾氣,怕他跌倒、觸電、忘關(guān)煤氣……
隨著病情的發(fā)展,李振山的頭腦越來越不清晰,身體各項能力一點點遭到破壞,再加上骨折等原因,4年前,他臥床不起,生活完全不能自理。
“吃飯、穿衣、走路,這些對于平常人來說再簡單不過的事,他都不會了,就像回到嬰兒時期。”陳永紅說。
每天,陳永紅為李振山洗臉、刷牙、擦洗身體、換洗衣服,每隔兩小時幫丈夫翻一次身和拍背。為了不讓丈夫肌肉萎縮,她還堅持每天為他按摩,做手腳運動。天氣好時,陳永紅和兒子用輪椅推丈夫出去散心、曬太陽。
為讓丈夫吃好每一頓飯,陳永紅每次都要先嘗嘗,等溫度適宜了才將飯菜打成流食喂給丈夫。夜里,陳永紅要起來兩三次,只要李振山一出聲,陳永紅立馬就醒,幫助丈夫翻身,檢查丈夫是否大小便。
陳永紅不僅將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,更將丈夫的生活料理得井井有條。李振山雖然已經(jīng)不能說話,但心里什么都清楚。記者采訪時看到,陳永紅走到哪兒,李振山的目光就會跟到哪兒,他的目光始終落在陳永紅的身上。
“我老伴心里還是清楚的,就是說不出來,有時候就眨巴幾下眼睛,想表達自己的意思,我們一起過了48年,他想表達啥我都知道。”陳永紅說,自從李振山患病后,她除了生病住院外,沒有一天離開過丈夫。
“老李的命是永紅悉心照顧來的。”親朋好友們都這樣說。
同心攜手
李振山初患疾病時,非常焦慮不安,害怕自己的病情給家里帶來負擔。陳永紅安慰道:“當初我們走到了一起,就注定我這輩子不會離開你,我在你身邊好好照顧你,你放心吧!”
這番情真意切的話語讓李振山熱淚盈眶。妻子的愛讓李振山感到了生命的可貴,他一直保持著樂觀的心態(tài)。
為了照顧患病的丈夫,在李振山病情較輕的那幾年,陳永紅和兒子帶著他到處旅游散心,留下美好回憶。近些年,陳永紅沒有出過一次遠門,因為走遠了,她放心不下。多年來,兒子和兒媳也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回家?guī)兔φ疹櫢赣H。
時光如梭,5800多個日夜就在這些細細碎碎的日常里悄然過去,夫妻倆的青絲變成了白發(fā),他們也步入了古稀之年。
“他在,這個家就是完整的,只要我還活著,我就好好照顧他。”陳永紅說。
這一切,被親朋好友看在眼里,記在心上,這段感人事跡也在鄰里間傳為佳話。有人說,在陳永紅的身上,看到的不僅是沉甸甸的愛,更看到了孝老愛親的傳統(tǒng)美德和相濡以沫、不離不棄的真善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