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新聞網·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找油找氣,物探先行。
物探又稱地震勘探,是通過人工激發(fā)地震波,使用傳感器接收地下地震波反射信息,通過大型計算機處理成像,查清地質構造,發(fā)現油氣位置,形象地稱之為給大地做“CT”。
7月18日至20日,以“弘揚石油精神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打造高原勘探新引擎”為主題的中國石油開放日——東方物探站活動走進青海冷湖。新華網青海頻道、光明日報青海記者站、央廣網青海頻道、青海日報、青海廣播電視臺、青海新聞網等中央駐青媒體和省級媒體走進青海物探鄂博梁Ⅲ號三維項目營地,深入野外物探現場,近距離感知中國石油東方物探全力踐行為國找油找氣的使命,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的應有的貢獻。
東方物探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全資物探專業(yè)化子公司,是以地球物理方法勘探油氣資源為核心業(yè)務,集陸上、海上地震和非地震采集,處理解釋,軟件研發(fā),裝備制造,光纖油藏等業(yè)務于一體,全球物探行業(yè)唯一的全產業(yè)鏈技術服務公司。
青海物探分公司是其所屬主要負責高原物探的單位,主要承擔柴達木盆地、酒泉盆地及周邊地震勘探采集作業(yè),先后配合油氣田取得了多個重大突破,是行業(yè)知名的高原勘探先鋒勁旅。
向“新”而行,
助力油田增儲上產
“地震勘探攻關,創(chuàng)新是靈魂。”7月19日,在青海物探分公司鄂博梁Ⅲ號地震營地現場,媒體記者們切身感受著東方物探自主研發(fā)的核心技術利器的應用效果。
鄂博梁Ⅲ號三維項目是柴達木盆地歷年面積最大的三維地震勘探項目,主要部署在有“魔鬼城”之稱的雅丹地貌區(qū)域,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,是地表復雜、構造復雜的“雙復雜”勘探禁區(qū),油氣勘探面臨諸多世界級難題。
據鄂博梁Ⅲ號三維項目長呂思霖介紹,“青海物探扎根的地方,是國內乃至全世界地質情況最復雜、地表條件最艱苦、油氣存儲條件最特殊的油氣勘探區(qū)域,也是物探先進技術在青海探區(qū)創(chuàng)新應用的前沿陣地。”
“兩寬一高”技術是東方物探在青海探區(qū)創(chuàng)新應用的前沿物探技術。通俗地講,“兩寬一高”技術就好比用“高清相機”拍照片,能從不同角度清晰地看到地下全貌,以便物探科技人員在勘探過程中獲得更豐富、更準確的油氣資源信息。
據了解,“兩寬一高”技術為破解深層、超深層和復雜構造區(qū)域技術瓶頸,助力油田增儲上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,被評為2023年度國家技術發(fā)明獎一等獎。
自主研發(fā),
跑出技術創(chuàng)新“加速度”
7月19日17時許,媒體記者們從鄂博梁Ⅲ號地震營地出發(fā),在戈壁灘上一路顛簸,偶遇突襲而來的沙塵暴,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車程,抵達了可控震源作業(yè)現場。
夜幕下,一陣低沉的轟鳴聲由遠及近傳來,緩緩駛來的震源車隊讓媒體記者們眼前一亮,紛紛拿起鏡頭捕捉畫面。
“高精度可控震源車具有寬頻激發(fā)、高效作業(yè)等特點,能夠精準獲取更深層、更復雜地質構造下的油氣信息。產生向下的地震波是激發(fā)地震波的核心裝置——振動器,光這一個部件就有5噸重,相當于好幾輛家庭轎車。”鄂博梁Ⅲ號三維項目組震源班長楊群英說。
記者了解到,東方物探自主研發(fā)的EV-56高精度可控震源是世界唯一一款工業(yè)化規(guī)模應用的寬頻可控震源。在進行勘探作業(yè)時,可控震源車會先根據導航行駛到選好的地點,對地面進行連續(xù)的振動,就能產生251千牛的沖擊力,發(fā)出的寬頻信號能夠穿透厚厚的地層,探測地下數千米甚至上萬米。
EV-56高精度可控震源,突破了低頻地震激發(fā)技術瓶頸,大幅提升了可控震源在油氣勘探開發(fā)中的技術服務能力,為提高儲層分辨率、全波場地震反演、深部成像等提供了可靠的信號源,在助力國內多個重大油氣田的發(fā)現中提供了堅實的物探裝備支撐。
山高路遠,
物探人用堅守詮釋責任
“缺氧不缺斗志、艱苦不怕吃苦、困難大決心更大、海拔高追求更高。”有人這樣稱贊物探人:他們是用最先進的物探技術加最原始的勞動,穿越大漠戈壁,履行著為國找油找氣的使命。
7月20日,在物探放線作業(yè)現場,只見身手敏捷的物探放線工人背著檢波器,一遍遍行走在山間。施工中,物探放線工人嚴格按照衛(wèi)星定位軌跡,將檢波器運送到相應點位,并將其埋進地下,這就是物探放線工的工作狀態(tài)。檢波器是采集地震波數據至關重要的終端。為保證數據采集的完整性、科學性,檢波器的點位經過物探科研人員嚴密設計。
“天上無飛鳥、地下不長草、風吹石頭跑、氧氣喝不飽是柴達木盆地的真實寫照,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艱苦的油氣勘探區(qū)域。”不深入其中很難體會到石油人的辛勞與酸甜苦辣,媒體記者們被高原物探人吃苦、奉獻的精神感染著。
高原物探人一般在荒無人煙、寸草不生的戈壁工作,勞動強度大、工作環(huán)境惡劣,女員工寥寥無幾。但青海物探分公司2139-2137聯隊放線班的“女漢子”們,長期在冷湖六-七號三維項目營地,承擔著和男員工同樣的放線工作,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付出,為國尋油找氣。這些紅色的身影,是一代代物探人緊跟國家油氣戰(zhàn)略部署,扎根戈壁、堅守大漠深山的真實寫照。
“致敬‘風餐露宿,與荒野為伴,以戈壁為家’的所有物探人!”采訪幾日,媒體記者們對這支鋼鐵般的勘探隊伍感到由衷敬佩。
好風憑借力,揚帆正當時。未來,青海物探分公司將堅決當好高原勘探勁旅,為青海經濟社會發(fā)展和能源高地建設、為東方物探率先打造世界一流貢獻高原鐵軍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