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國內(nèi)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(chuàng)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(tài)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 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(wǎng)  藏文網(wǎng)
 
站內(nèi)檢索   
您當前的位置 : 青海新聞網(wǎng)青海文化
【走進221 致敬元勛——傳承弘揚“兩彈一星”精神】
艱苦中唱響創(chuàng)業(yè)之歌
來源:青海日報
作者:牛玉嬌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8-23 07:27:29
編輯:易 娜
李覺將軍曾住過的帳篷場景復原。魏雅琪 攝

  青海新聞網(wǎng)·大美青?蛻舳擞 “1958年8月,時任第二機械工業(yè)部九局局長、核武器研究院院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李覺將軍,帶領廣大建設者以三頂帳篷起家,在高原牧區(qū)蓋廠房、修鐵路、建公路,唱響了一曲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的凱歌……”

  8月7日,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里,來自山東東營的游客馬宏被李覺將軍的故事深深打動,她看著展館中擺放的老帳篷、棉大衣、水壺等物件,眼中含淚說道:“先輩們不怕苦不怕犧牲,才有了今天的輝煌成就,太偉大了。”

  時間回到1958年,李覺將軍帶領一支20多人的隊伍、3頂帳篷、4輛解放牌卡車、4輛蘇制越野吉普車,進入金銀灘草原。這里氣壓低,氧氣少,水燒不到沸點,飯煮不到全熟,年平均氣溫只有零下4攝氏度,一年里八九個月要穿棉襖。

  為了安扎帳篷,李覺和工作人員用鐵锨鏟去近半米厚的積雪,再挖去積雪下的冰凍層,用大錘、鋼釬在凍土中打眼固定帳篷,再找來石塊壘成床基,放上板子做成床鋪。

  沒有桌子,他們就趴在木箱上繪制圖紙;沒有水喝,他們就用火爐融化雪水;晚上睡覺的地方不夠,他們就用木箱架起“高低床”;木箱、火爐、高低床就是“新家”中的“三大件”。

  戰(zhàn)嚴寒、搶時間、爭速度,很快,廠界劃定、地形測繪、廠區(qū)布局等一系列前期工作都在帳篷中完成了?呻S著“草原大會戰(zhàn)”的隊伍不斷壯大,帳篷也越來越不夠用,于是大家開始挖“地窩子”、蓋“干打壘”土房。

  因為高原有厚厚的凍土層,建設者們將建筑做成了半地下式,地下挖一半洞,地上用土夯一半墻,用紅柳和油毛氈做頂棚,所有的“干打壘”都朝著太陽的方向,還有個很詩意的名字——“向陽溝”,晚上裹著棉衣、戴著棉帽睡覺時,還能從屋頂?shù)目p隙中看到星星和月亮。

  “先生產(chǎn),后生活”“任務排隊、確保重點”……李覺將軍帶領核基地的建設者們按照黨中央的決策,在狂風怒號、飛沙走石的金銀灘打響了建設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的“速決戰(zhàn)”。

  然而,屋漏偏逢連夜雨,困難總是接踵而至。

  正當基地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時,我國遭遇三年困難時期,建設物資無法供應,就連正常的生活都難以保障,核研制基地建設處于十分困難的境地。

  雖然全國各地先后對基地進行了支援,但作為基地負責人,李覺深知國家艱難,絕不能讓科學家們餓著肚子搞科研。他抽調(diào)1500多人,組成農(nóng)、牧、漁三支專業(yè)隊,在草原上開荒種地,去青海湖捕魚,到周圍山區(qū)打獵,盡最大努力改善伙食。

基地上駐扎帳篷(資料圖)。魏雅琪 攝

  此外,開墾出幾千畝地,種植土豆、蘿卜、蠶豆,還有少量的油菜和青稞,基地人員激動地說:“不要小看這些土豆、蘿卜,有了洋芋蛋,就能造出大炮仗。”

  1964年,隨著生活條件好轉(zhuǎn),基地一棟棟住宅樓建成使用,當?shù)谝慌路拷ǔ珊螅钣X下了一道振奮人心的命令:“把新建的房子讓給為明年核試驗工作的工人和科技人員,干部一律住帳篷。”

  李覺誠懇地告訴科研人員:“我來這里就是給你們當服務員的,為你們服務!”他帶頭住在帳篷里,用木箱子辦公,喝融化的雪水,直到1964年大規(guī);ㄈ蝿栈就瓿桑珡S職工搬進了樓房和平房,他才搬出簡陋的帳篷。

  著名物理學家彭桓武后來回憶說:“我們科研人員住進了暖樓,而李覺將軍等基地領導干部們?nèi)≡趲づ窭。夜里,高原上寒風呼嘯,我佇立窗前,久久不能入睡。我想:只有共產(chǎn)黨的干部,人民的干部,才能如此重視科研工作,如此愛護科學家呀!”

  李覺一邊與中央各部委、各省市、工廠和科研院所協(xié)調(diào)工作,一邊從政治上、思想上、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科研人員,讓科研人員安心搞科研,其他的事情由他這個“后勤部長”包辦。

  他的言傳身教,讓大家深受感動,倍感鼓舞,學理論、做試驗,基地所有工作人員通力合作攻難關,草原興起一片轟轟烈烈的創(chuàng)業(yè)景象。

  高原基地歲月如斯、風雪飄零,雖然物質(zhì)貧乏,但科研人員精神富足,他們用嘹亮的歌聲抒發(fā)著對生活的熱愛,和對崇高事業(yè)的執(zhí)著,在金銀灘草原唱響了一曲曲英雄贊歌。

推薦閱讀
陳剛吳曉軍與金融監(jiān)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座談
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
青海省河南縣:農(nóng)文旅融合發(fā)展 爐火音樂節(jié)燃爆草原
青海同寶山的故事 從一塊不起眼的帳篷布說起
關于2023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
省委網(wǎng)信辦公布"清朗"系列專項行動整治典型案例
西寧市綠色建筑加速發(fā)展
青海海南州20種農(nóng)畜產(chǎn)品亮相香港美食博覽會
24H熱點
【走進221致敬元勛——傳承弘揚“兩彈一星”精神】...
【走進221致敬元勛——傳承弘揚“兩彈一星”精神】...
“天籟之音 回響高原”全國(青海)民歌展演活動閉幕
文藝援青 一場跨越千里的雙向奔赴
青海省循化縣成立70周年主題成就展館開展
黃河流域九。▍^(qū))單雙三舞蹈展演舉辦
讓青繡走向更廣闊舞臺
【再走青藏線——傳承弘揚“兩路”精神】磚房斑駁 ...
【文化中國行】我省舉辦“筆潤山河 喜迎華誕”群眾...
【走進221 致敬元勛——傳承弘揚“兩彈一星”精神...
熱點圖片
【走進221致敬元勛——傳承弘揚“兩彈一星”精神】“棒子底下出尖端”
【走進221致敬元勛—...
踏遍青山人未老——記2023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潘彤
踏遍青山人未老——...
夏季平均氣溫僅為16.9攝氏度 西寧的夏天就是這么涼快
夏季平均氣溫僅為16....
青海:以現(xiàn)代化審判管理助力實現(xiàn)更高水平的公正與效率
青海:以現(xiàn)代化審判...
【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(yè)·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調(diào)研行】西寧夜經(jīng)濟更迭升級盛景綻放——年中經(jīng)濟看亮點系列報道之五
【新時代 新征程 新...
【農(nóng)經(jīng)觀察】“中國氣候好產(chǎn)品”——高原上的小小草莓
【農(nóng)經(jīng)觀察】“中國...
【實干·駐村第一書記風采】聽第一書記講駐村幫扶的大事小情
【實干·駐村第一書記...
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(xiāng)村振興有效銜接·在希望的田野上】青蒜苗撥動日月山下“金算盤”
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...
關于我們 | 法律顧問 | 廣告服務 | 聯(lián)系方式
青海省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中心主辦  版權所有:青海新聞網(wǎng)
未經(jīng)青海新聞網(wǎng)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(zhuǎn)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
E-mail:webmaster@qhnews.com 青海新聞網(wǎng)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許可證: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(wǎng)安備 63010302000199號
 
img

【走進221 致敬元勛——傳承弘揚“兩彈一星”精神】
艱苦中唱響創(chuàng)業(yè)之歌

青海日報
2024-08-23 07:27
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
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
img
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
img

【走進221 致敬元勛——傳承弘揚“兩彈一星”精神】
艱苦中唱響創(chuàng)業(yè)之歌

青海日報
2024-08-23 07:27
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
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(fā)送給朋友、保存圖片

【走進221 致敬元勛——傳承弘揚“兩彈一星”精神】
艱苦中唱響創(chuàng)業(yè)之歌

  • 2024-08-23 07:27:29
  • 來源:青海日報
李覺將軍曾住過的帳篷場景復原。魏雅琪 攝

  青海新聞網(wǎng)·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“1958年8月,時任第二機械工業(yè)部九局局長、核武器研究院院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李覺將軍,帶領廣大建設者以三頂帳篷起家,在高原牧區(qū)蓋廠房、修鐵路、建公路,唱響了一曲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的凱歌……”

  8月7日,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里,來自山東東營的游客馬宏被李覺將軍的故事深深打動,她看著展館中擺放的老帳篷、棉大衣、水壺等物件,眼中含淚說道:“先輩們不怕苦不怕犧牲,才有了今天的輝煌成就,太偉大了。”

  時間回到1958年,李覺將軍帶領一支20多人的隊伍、3頂帳篷、4輛解放牌卡車、4輛蘇制越野吉普車,進入金銀灘草原。這里氣壓低,氧氣少,水燒不到沸點,飯煮不到全熟,年平均氣溫只有零下4攝氏度,一年里八九個月要穿棉襖。

  為了安扎帳篷,李覺和工作人員用鐵锨鏟去近半米厚的積雪,再挖去積雪下的冰凍層,用大錘、鋼釬在凍土中打眼固定帳篷,再找來石塊壘成床基,放上板子做成床鋪。

  沒有桌子,他們就趴在木箱上繪制圖紙;沒有水喝,他們就用火爐融化雪水;晚上睡覺的地方不夠,他們就用木箱架起“高低床”;木箱、火爐、高低床就是“新家”中的“三大件”。

  戰(zhàn)嚴寒、搶時間、爭速度,很快,廠界劃定、地形測繪、廠區(qū)布局等一系列前期工作都在帳篷中完成了?呻S著“草原大會戰(zhàn)”的隊伍不斷壯大,帳篷也越來越不夠用,于是大家開始挖“地窩子”、蓋“干打壘”土房。

  因為高原有厚厚的凍土層,建設者們將建筑做成了半地下式,地下挖一半洞,地上用土夯一半墻,用紅柳和油毛氈做頂棚,所有的“干打壘”都朝著太陽的方向,還有個很詩意的名字——“向陽溝”,晚上裹著棉衣、戴著棉帽睡覺時,還能從屋頂?shù)目p隙中看到星星和月亮。

  “先生產(chǎn),后生活”“任務排隊、確保重點”……李覺將軍帶領核基地的建設者們按照黨中央的決策,在狂風怒號、飛沙走石的金銀灘打響了建設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的“速決戰(zhàn)”。

  然而,屋漏偏逢連夜雨,困難總是接踵而至。

  正當基地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時,我國遭遇三年困難時期,建設物資無法供應,就連正常的生活都難以保障,核研制基地建設處于十分困難的境地。

  雖然全國各地先后對基地進行了支援,但作為基地負責人,李覺深知國家艱難,絕不能讓科學家們餓著肚子搞科研。他抽調(diào)1500多人,組成農(nóng)、牧、漁三支專業(yè)隊,在草原上開荒種地,去青海湖捕魚,到周圍山區(qū)打獵,盡最大努力改善伙食。

基地上駐扎帳篷(資料圖)。魏雅琪 攝

  此外,開墾出幾千畝地,種植土豆、蘿卜、蠶豆,還有少量的油菜和青稞,基地人員激動地說:“不要小看這些土豆、蘿卜,有了洋芋蛋,就能造出大炮仗。”

  1964年,隨著生活條件好轉(zhuǎn),基地一棟棟住宅樓建成使用,當?shù)谝慌路拷ǔ珊螅钣X下了一道振奮人心的命令:“把新建的房子讓給為明年核試驗工作的工人和科技人員,干部一律住帳篷。”

  李覺誠懇地告訴科研人員:“我來這里就是給你們當服務員的,為你們服務!”他帶頭住在帳篷里,用木箱子辦公,喝融化的雪水,直到1964年大規(guī);ㄈ蝿栈就瓿桑珡S職工搬進了樓房和平房,他才搬出簡陋的帳篷。

  著名物理學家彭桓武后來回憶說:“我們科研人員住進了暖樓,而李覺將軍等基地領導干部們?nèi)≡趲づ窭。夜里,高原上寒風呼嘯,我佇立窗前,久久不能入睡。我想:只有共產(chǎn)黨的干部,人民的干部,才能如此重視科研工作,如此愛護科學家呀!”

  李覺一邊與中央各部委、各省市、工廠和科研院所協(xié)調(diào)工作,一邊從政治上、思想上、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科研人員,讓科研人員安心搞科研,其他的事情由他這個“后勤部長”包辦。

  他的言傳身教,讓大家深受感動,倍感鼓舞,學理論、做試驗,基地所有工作人員通力合作攻難關,草原興起一片轟轟烈烈的創(chuàng)業(yè)景象。

  高原基地歲月如斯、風雪飄零,雖然物質(zhì)貧乏,但科研人員精神富足,他們用嘹亮的歌聲抒發(fā)著對生活的熱愛,和對崇高事業(yè)的執(zhí)著,在金銀灘草原唱響了一曲曲英雄贊歌。

作者 牛玉嬌
編輯:易 娜
青海新聞網(wǎng)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