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公告
  現(xiàn)在的位置:青海新聞網(wǎng) 旅游頻道游記美文 →正文
紙上西寧:隋唐宋時期青海的橋梁
來源: 西海都市報
發(fā)布時間: 2013-01-15 17:18:54
編輯: 包拓業(yè)

  隋唐宋時期在青海建橋史上頗有建樹,尤其是吐蕃在這方面有過重要貢獻。浩門橋與通濟橋

  浩門橋與通濟橋都在浩門河上。前者建造于隋代,系木橋,后者修建于宋代,是浮橋。

  隋大業(yè)五年(公元609年),隋煬帝親征吐谷渾在西寧張掖道中,“梁浩門,御馬度而橋壞,斬朝散大夫黃亙及督役者九人。”這是浩門河上建橋的最早記載,也是青海橋梁史上的第一次塌橋事故。此橋橋址大致在今門源回族自治縣城南一帶,浩門河水深湍急,又系戰(zhàn)爭中急造橋梁,橋建成后就急于通過龐大的軍隊、輜重,難免有坍塌之虞。

  據(jù)《宋史·地理志》載:宋徽宗政和六年(公元1116年), “建通濟橋,又名震武軍浮橋,橋頭堡名善治堡。”通濟橋是隴右都護兼西寧州知州趙隆自西夏奪得古骨龍據(jù)點后,在其原址筑古骨龍城,賜名為震武城,后又置震武軍,在琵琶峽,即今門源縣克圖的浩門河北岸(克圖現(xiàn)有宋代古城堡遺址及文物遺存)。為支援震武軍,特在浩門河上建通濟橋,此橋地理位置重要。唐宋黃河五橋

  洪濟橋:唐中宗景龍四年(公元710年),吐蕃因金城公主“嫁奩”得到河西九曲之地后,在黃河上修建了洪濟橋。橋址在《元和郡縣圖志》所載“積石軍在廓州西百八十里”,“金天軍在積石軍西南一百四十里洪濟橋”,即今尕馬羊曲一帶,此處河面狹窄,地形險要。附近有唐代的城堡遺址,為較理想的橋位。后因唐蕃關(guān)系的變化和戰(zhàn)爭的原因,由唐宰相盧懷慎、姚崇建議,唐玄宗詔令于開元二年(公元714年)把洪濟橋拆毀。

  駱駝橋:為吐蕃所建,橋址約在赤水,今共和曲溝一帶的黃河上。

  鹽泉橋:為吐蕃所建。此橋位置在今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古什群峽附近。唐宣宗大中三年(公元849年),吐蕃鄯州節(jié)度使尚婢婢與落門川討擊使尚恐熱大戰(zhàn)于鹽泉,婢婢恐戰(zhàn)局被動,遂焚毀鹽泉橋。

  大通橋:此處所指大通,并非現(xiàn)在的大通城(古浩門水,今稱大通河,是宋以后的河名)。這座大通橋是在黃河上,據(jù)《宋史·地理志》和《中國歷史地圖集·第六冊》,在今循化古什群峽,南岸有大通城,即舊達南城。大通或達南,都有“河津渡口,可以南通北往”的意思,且此處宜于建橋。

  溪哥橋:宋徽宗大觀二年(公元1108年),劉仲武知西寧州時,童貫命劉仲武造橋,以為進出之道。此橋于公元1103年被焚過,可見吐蕃曾在此也建過橋。今尖扎李家峽附近仍有古橋的遺址,兩岸橋頭堡清晰可辨,當(dāng)是溪哥橋的所在。唐宋湟水二橋

  長寧橋:據(jù)《新唐書·吐蕃傳》載: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(公元741年),“虜乃悉眾四十萬攻承風(fēng)堡,抵河源軍,西入長寧橋、安仁軍,渾崖峰騎將臧希液以銳兵五千破之。”據(jù)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》等有關(guān)文獻考,長寧城在西寧西,晉析漢臨羌縣地置長寧縣,長寧谷即長寧川,長寧水流逕晉昌川,有長寧亭。故唐代最初出現(xiàn)的這座長寧橋。應(yīng)在湟水支流的長寧川,即今北川河上。

  宗河橋:在《青唐錄》和《續(xù)資治通鑒》中均有記載,《青唐錄》中稱,李遠行至湟州,“北臨宗河橋。”湟州一般是指樂都,李遠行經(jīng)的湟州,尚在今民和,宗河即湟水,宗河橋,實為湟水橋,橋位在民和附近的湟水上。(節(jié)選自《青海公路交通史》)

相關(guān)新聞↓
  [ 返回首頁 ] 字體大小[ ] [ 打印 ] [ 進入青新論壇 ] [ 關(guān)閉窗口 ]
   
 
青海新聞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
未經(jīng)青海新聞網(wǎng)書面特別授權(quán),請勿轉(zhuǎn)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
E-mail:webmaster@qhnews.com 新聞登載許可國新辦[2001]55號 青ICP備0800013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