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新聞網·大美青?蛻舳擞 8月,青藏公路車流達到高峰,扎西達杰迎來一年里最忙碌的時候。
扎西達杰和他的3個同伴工作的地方,是位于可可西里保護區(qū)不凍泉地區(qū)的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不凍泉垃圾中轉站。在100多公里外的五道梁,還有一處垃圾中轉站,他們的另外4名同伴常年堅守在那里。
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、線路最長的柏油公路,也是通往西藏里程較短,路況最好,最安全的公路,一年四季通車,是所有進藏路線中最繁忙的公路。
“來往的車多了,沿路的垃圾自然就多。我們要是怕辛苦,沿線就成垃圾場了。”身為土生土長的牧民,尤其作為生態(tài)管護員,扎西達杰深知白色垃圾對草原生態(tài)和牧民生產生活有多大危害。
高原風沙大,尤其在春季,漫天的風沙卷著垃圾四處肆虐。等風靜云舒,河流邊、國道旁都有成堆的垃圾。
可可西里地區(qū)被稱為“生態(tài)處女地”,在扎西達杰看來,在這里從事生態(tài)保護工作,守護這里的山山水水,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,所以,不論多苦多累,他心里總是無比充實。
扎西達杰是曲麻萊縣曲麻河鄉(xiāng)多秀村人,2017年舉家搬遷到格爾木市。2022年,曲麻萊縣在不凍泉和五道梁設立垃圾中轉站,為脫貧戶安排了8個崗位,他就是那時來到不凍泉的。
“剛開始我都快撐不下去了,倒不是因為累,主要是太臟了,想象不到的臟。”記得2022年4月,剛來中轉站的那幾天,面對來往的貨車司機和游客隨手從車窗扔下來的垃圾,扎西達杰打起了退堂鼓。
但是轉念一想,“如果這個坎過不去,那守護家鄉(xiāng)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就是一句空話,回到家里也不知道如何向父母子女解釋自己的退縮。”
一天天說服自己,時間一長,他慢慢習慣了一切,沿路的雪山、草原、河湖、荒漠,走過的每一寸土地都回到了最初潔凈的模樣……一切令他越干越有成就感。“我們干的可能是最臟的活兒,但我們走過每一個地方,身后留下的都是一片凈土。”
在海拔超過4500米的可可西里地區(qū)撿拾和處置垃圾絕不是一件容易事兒。高原天氣變幻莫測,前一刻晴空萬里,下一刻雷雨交加。尤其是冬春兩季,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常常打得他們措手不及。路面瞬間積雪結冰,他們不得不封堵在半路。
今年5月初,扎西達杰和五道梁中轉站負責人多杰一如往常,按照約定同一時間從昆侖山口和風火山口出發(fā),沿著青藏公路搜尋垃圾,計劃在途中會合。不料,半路遇上冰雹,在高原凜冽的寒風中,國道瞬間被封蓋。
等冰雹過去,陰云散開,天際已經漸漸暗了下來。但車子沒法往前挪動一步。無奈,兩個人只好在車里蜷縮了一夜,第二天早上才往回走。
2023年3月的一天,扎西達杰駕駛中轉站的大車去昆侖山口清運垃圾,返回途中遇到堵車,等到清晨4點交通恢復正常時,車卻突然拋錨,直到第二天深夜時,才回到中轉站。
“這份工作非常辛苦,但我們不是獨自作戰(zhàn),保護家鄉(xiāng)的生態(tài),大家都很積極。”扎西達杰說,按照規(guī)定,每月中有4次,多秀村12組360多名生態(tài)管護員從各處趕來,齊心協(xié)力開展環(huán)境整治行動,很多人自己開著車,帶著帳篷和被褥,每次來都要等徹底完成責任區(qū)域的任務才離開。
扎西達杰和同伴的大本營——不凍泉垃圾中轉站是一座占地3195平方米的現(xiàn)代化垃圾站,垃圾處置車間被分為木料區(qū)、分類區(qū)、回收區(qū)等多個區(qū)域,回收區(qū)又細分為易拉罐、塑料瓶、廢鐵、廢紙等區(qū)域。
8月6日下午,簡單吃過午飯,扎西達杰和同伴匆匆驅車趕往玉珠峰國際登山小鎮(zhèn)。小鎮(zhèn)開業(yè)在即,人們聚集在那里為開業(yè)活動做最后的準備。小鎮(zhèn)離不凍泉并不遠,出發(fā)時萬里無云,抵達后時間不長便勁風驟起,烏云壓頂。大風中,扎西達杰和同伴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。